中国卫生健康网

阿尔兹海默症手术:精准干预能否延缓认知衰退?

阿尔兹海默症手术:精准干预能否延缓认知衰退?

滚动 网络 2025-07-14 12:32
0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传统治疗多依赖药物和非药物干预,但近年来,手术治疗逐渐成为新兴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中重度患者展现出潜力。

  其中,“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备受关注。该手术通过在颈部建立淋巴管与静脉的吻合通道,排出脑内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从生理机制上干预疾病进程。理论上,这能减轻脑内有毒物质积累,延缓疾病发展。

  目前,LVA手术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全国多家医院已陆续开展,但医学界对此存在争议。该术式在适应症、手术技术标准、医疗设备及效果评估标准上尚未统一,长期疗效需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不过,已有手术案例显示积极效果。如武汉脑科医院为重度患者实施手术后,患者言语更流利,精神状况好转。大连市友谊医院开展该手术后,多数患者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

  在医学研究领域,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脑内β - 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是引发阿尔兹海默病的核心病理机制。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出现阿尔兹海默病临床症状前的15 - 20年,脑内便已开始出现Aβ斑块的沉积现象。

  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Aβ - PET)作为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具备可视化显示Aβ在脑内分布位置、沉积数量以及斑块严重程度的能力。该技术能够精准捕捉各个阶段的Aβ斑块信号,为临床医生在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被公认为识别Aβ斑块的“活体金标准”。

  从国际发展情况来看,早在2014年,国外的Florbetaben [¹⁸F] Injection就已成功上市,并在欧盟、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了大量临床实践的验证。

  在国内,2023年9月氟[18F]贝他苯注射液(商标:欧韦宁®)获得批准上市,这是中国近二十年来首个获批的PET显像剂。它的上市填补了国内阿尔兹海默症核心病理分子影像学诊断领域的市场空白,为中国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提供了一种国际认可的精准诊断方法。

  目前,欧韦宁®已在京津冀鲁、广东等区域实现了商业化供货,并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50余家医院投入临床使用,市场覆盖范围从京津冀鲁地区逐步扩大至大湾区。

  阿尔兹海默症手术为患者带来新希望,但作为一种创新疗法,其长期疗效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潜在风险和预期获益,与医生深入沟通后审慎决策。

[编辑:里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