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家庭的顶梁柱,记得每一个重要日子。如今,他却可能站在熟悉的街头迷失方向,望着至亲叫不出名字……这种被称为阿尔兹海默病(AD)的老年期痴呆症,正无声地侵蚀着千万中国老人的记忆与生活能力。
我国现状:认知障碍群体庞大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现存痴呆患者近1700万,占全球30%
60岁以上人群AD发病率超5%,85岁以上高达30%
预测显示:2030年患者将达1911万,2050年或突破2765万
这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终将剥夺患者自理能力。关键在于:病理改变早在症状出现前10-20年就已开始,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医学治疗:精准诊断是起点
核心突破:锁定致病元凶
医学证实,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是AD的核心病理。在症状显现前15-20年,大脑已开始堆积Aβ斑块。
"活体金标准"助力早诊
淀粉样蛋白PET显像(Aβ-PET)可精准可视化脑内Aβ沉积
2023年,新型显像剂氟[18F]贝他苯注射液(欧韦宁®)在华获批
填补20年市场空白,已在宣武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50余家医院临床应用
多元医疗手段协同
1. 药物治疗
- 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等):改善认知功能
- 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延缓病情进展
- 2023年FDA批准的Aβ靶向药(需严格评估适用性)
2. 非药物干预
- 认知训练:记忆游戏、定向练习
- 经颅磁刺激(TMS):改善脑功能
- 音乐/艺术疗法:缓解焦虑情绪
延缓病情的生活处方
饮食:增加深海鱼、坚果(富含Ω-3),控制糖盐
运动:每天30分钟快走或太极拳
社交:每周3次亲友互动,参与社区活动
睡眠:保证7小时优质睡眠
父爱如山,记忆可守。面对阿尔兹海默病,我们既需要前沿医疗技术精准诊断,更需要家庭温暖陪伴与科学照护。从规范用药到每日散步,从认知训练到拥抱鼓励——每一次行动,都是守护记忆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