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促进是什么?
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2、健康素养是什么?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3、什么是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各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为实现干年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我国健康素养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维度提出居民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中国公民健康素质66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2)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34条),如: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 吸烟等。(3)基本技能(7条),如: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遇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等。
5、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有哪些内容?
1.开展健康科普工作;
2.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县(区)建设;
3.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和戒烟门诊建设;
4.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5.开展重点疾病和地域性疾病健康教育;
6.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中国行主题活动。
6、健康科普包含哪些内容?
1.开展健康巡讲活动;2.传播健康文化;3.通过媒体、新媒体传播健康科普信息;4.建设健康教育基地。
7、重点疾病和重点领域健康教育有哪些主要工作内容?
重点疾病健康教育即加强艾滋病、结核病健康教育,重点领域健康教育即开展合理用药、食品安全、职业病、烟草控制、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领域的健康教育,地域性疾病健康教育主要指普及包虫病、碘缺乏病、鼠疫等地域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居民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