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每 年有数以万计的病人通过中医治疗,调理得到康复。 他们匠心的中医情怀、点亮无数绝望的灯塔,他们在 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奋勇拼搏,为国家发展、民族 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 先行者,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和践行者。为庆祝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3 周年,我们力求将奋斗在中医 战线的先锋模范人物的丰功伟绩和传奇的人生历程, 集中方位的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示,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 阳平衡、调和致中”,“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 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和坚强保证。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从宏观、 系统、整体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 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 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这篇故事人物—— 中医药文化传播大使李汉辉教授,其为中医药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术精岐黄一一大爱无疆
在武漢疫情爆發之初,形势不容乐观,西医抢救迫在眉睫,中医也应该发挥治疗预防的功效,在此期间李汉辉利用自研发治疗预防药物,神奇的香囊诞生了,通过生物化学科学解释,这种香囊不仅可以避开病毒,且能杀死病毒。李汉辉不为名利,主动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上交给国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及时为武汉抗疫前线送去中药香囊和中药方剂。用行动默默的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记利,此其立德,此其立功也。”李汉辉投身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中医 传承行业中,从无怨言,不追名,不逐利。凡事都致力于做到尽善尽美,医所痊愈。相信未来的日子里, 李汉辉依旧会以“大医精诚”为格言,不断精益求精,将“传统中医文化开枝散叶满华夏”的愿景早日实现,也相信越来越多仁心博爱的年轻人和有志之士能以此为旗帜和榜样,在同一片蓝天和同一面旗帜下, 传承好中国传统医术,惠万家幸福,助祖国强盛。
李汉辉教授,生于1965年4月1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南台乡人,国医首席专家,周老座(周金屏)关门弟子,师承国医大师唐祖先,北京李汉辉中医药研究院创始人,医圣祠张仲景医学博物馆阴阳辩证金牌讲师,孙光荣中和国医馆特聘专家,中央保健局委员会健康顾问。行医四十多年来,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博览群书悟性高,大医大儒博极医源通阴阳。
从小爱好中华传统文化,禅心研习岐黄医易、儒释道文化、中医各大经典名著,五运六气学、中西临床结合生理病理研究,人体经络学、奇门遁甲玄空风水学、六爻八卦、心理医学、祝由十三科,道家功法。 先后拜访过许多持有验方秘方的高僧道人和民间贤士江湖艺人为师,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在中医临床辩证实践应用中,发挥着传统的医技风格,中西结合,标本兼治,对症选方用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间脉诊和辨证施治的治病方法。在首届国际脉学大会上被称“金手指”号脉专家,弥补了现在西医高科技检测技术之不足。李医生有两件家传法宝,一是他金手指号脉诊断无误,二是他对症用药,药到病除,对各种久医无效的慢性疑难怪病深有研究,深受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推崇。在中医药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卫计委评定为疑难病症专家。
主要论文著作有:
《复兴中医》、《百病由心生》、《病从气中来》、《万病毒为源》、《医与汉字》、《食疗养生法》、《性 福健康到天年》、《万里长城永不倒》、《国医兵法歌》、《脉象信息》、《论阴阳一一医易同源》、《经 方杂谈,临床妙配》、《中西互补,各有千秋》、《人体疾 病信息预测》、《五运六气》、《中华医药魂》 《抗生素正确使用方法》等重要著作保存在张仲景博物馆医圣祠白云阁。
2009 年在首届全国中医 药养生庐山《杏林》论坛大会发表论文——《论阴阳医易同源》被授予唯一的中医养生“杰 出人物”;2010 年,被中华 国医群英会评定为“特效医术专业人才”,中华百名特 效名医;2011 年,列入全国 名医名院首席专家;2012 年, 在首届中华医圣杯张仲景学术 论坛,荣获“医圣杯”奖。同年被名中医专家委员会推荐选拔,担任中国医疗 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 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江西省医易技能培训 基地主任、中国中医药名医秘藏宝典副主编、张仲 景《伤寒论》经方应用大全编委、国际扁鹊医学研究课题基地主任、北京空达维尔医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华名医传承管理 委员会江西分会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为 国际中医论阴阳辨证主讲老师。多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多次邀请, 出席东南亚,西欧北欧等多个国家讲学,承担最著名的课 题:阴阳辩证和脉学五行运动临床应用。李汉辉弘扬传统文化为祖国医学争光。功在千秋,利在万代。
李汉辉教授擅长:阴阳辩证,望闻问切。主治:顽疾恶疾,疑难怪病;各种恶 性肿瘤与癌症,血液病,心 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哮喘病,红斑狼疮,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情志病,甲状腺病,糖 尿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皮肤病,男女不孕不育,各种妇科疑难病等。针对淋巴癌,肺癌,乳腺癌,肠癌,子 宫颈癌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丰碑礼赞】李汉辉行医格言:
患者似亲人,医者父母心。医治有缘人,不救万恶者。不贪生前利,不计死后名。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德行天下,厚德载物;以人为本,救死扶伤;药无贵贱,对症则灵;法无大小,当机则妙;法由心使, 心邪不灵;法无正邪,心正邪服:医者仁心,法无定数;病无常形;医无常方,活学活用,方能奇效; 团结同道,振兴中医;悬壶济世,造福人类。”是李汉辉医生的行医格言,李医生践行了自己的格言, 做到了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其大爱的精神令人赞叹,我们应当弘扬与学习其无私的精神。
中华医药魂
作者,李汉辉
天地混沌,鸿蒙开辟。红光万丈照大地,星月交辉,天布五星运万类,造化阴阳,五行繁衍万物生,天人合一,太极宫中转乾坤,天干地支变化莫测,生克制化奥秘无穷,金木水火中央土,气血运行日月同。人类和谐天地正,社会和谐品德高,脏腑和谐体健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老病死度轮回。岐黄医易拯人类,古今中医百家争鸣,在民间形成了永恒不朽的燎原之火。
神州大地,土壤肥沃,天然植物,遍地盛开,我们的祖先,走过冬夏,越过春秋,穿千山,涉万水,苦寻灵草仙果医顽症,发现玄妙的经络,研究人体臧象学。归纳疾病内外科,喜恕忧思悲恐惊,为七情内伤,风寒暑湿燥火,为外邪六淫所患,虫蛇禽兽咬伤,水火烫烧,跌打损伤皆为不内不外病。
伟大的东方古国,神奇的民间传说,千年悠久的历史,世代相传的文化。歌颂着中华民族神医救死扶伤的故事。仁心仁术医治了无数病患的疾苦。妙手回春带来了广大人民康复的福音。
中医药精髓,广为传颂,经典著作体大思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龙腾虎啸,杏林爱心惠及神州大地,响彻五湖四海。威震天南海北。中华儿女因而骄傲。
美好的大中华,灿烂的古文化,上古神巫是医源,从神农百草的药茶;到酒与医药的药霸,水谷之精华成药中之王。由神到人 由小到大;繁如浩海,灿若星涯,传统医药是民族强盛的神鹰宝马。
泱泱中华,医出道家,悬壶济世,传为佳话。驱瘟疫,一把仙草救万民,疗顽疾,一根银针治百病,传统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护佑炎黄子孙千秋万代健康成长。
神农尝百草,舍身试药性,日遇七十毒,编著本草经。汇集传后人,四气五味归经五脏六腑,,寒热温凉药性通达经脉气血,草木花果皮南北各有异,根茎枝叶上下有别,虫蛇内外石灶土,雷公炮制十七法,袪其毒,取纯质手法窍妙,升降浮沉补泻三焦。灵丹妙方有秘诀,祖世相传师训严,古人医人医在心,心正药妙自显灵,今人医病医在手,手滥缺德药不神。非仁爱之士不可传。非天资敏悟不可任,非廉洁品良不可信。德不近佛不可为医,术不近仙不可行医。而今行医,以资为本,不识人才认学府,虚伪为荣看证书,人尽皆医,无德无能,辱骂圣贤,欺师灭祖。唐宋元明清,三黄五帝到如今。
传统医药严规章,君臣佐使配良方,
症候病机要分明。辨证施治论阴阳,
对症下药治百病,理法方药有主张。
八纲辨证不可乱,八法治病各有长。
五运六气天地理,藏象脉络更玄妙。
黄帝内经,道出天机,教化人生大哲理,四时节令养生法,春吃芽来夏吃叶,秋吃果实冬吃根,五谷为养生命健,五果为助排毒素,五畜为益身体壮,五菜为充营养高,素问灵枢经,皇家秘藏宝典,众医指路明灯。
春秋扁鹄,诊断学创始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察颜观色断病如神,未病先知脉症生死,防范未然,六不治立言,神方难医相思病,妙药不治黑心人。
汉代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医易同源,万古丹经之王。
葛洪居士,慈心创研内丹导引房中术,世称小仙翁。天师祝由十三科,元明之际列入太医院。
崔希范入药镜,天干地支论五行,推拿按摩通经络,釆天灵纳地气益养精炁神。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杀戮四起,瘟疫蔓延,三大神医,各显神通。医圣张机,六经辩证传播四方,伤寒论美名天下扬,医道高深,医德高尚,举孝廉,故里立丰碑,千年功绩为人师表。医神华佗,医术精湛,游走四方,刮骨疗毒救良将。医仙董奉,大医大儒,众医楷模,施药救虎,名垂千古。行医一生不敛财,后人记念送诗赞:
杏林春暖沐朝霞,绿叶扶疏绽百花。救死扶伤尽天职,嘘寒问暖众人夸。爱心真挚连千里,医德崇高惠万家。享誉人间传海角,弘扬国粹布天涯。
魏晋太医令王叔和,学识渊博,苦心整理伤寒论,为医界做出杰出贡献。
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千金方,不愧医界大药王,皇家崇拜万民敬仰。名垂千史万古流芳。宋慈洗冤集录五卷,尊为世界法医鼻祖。
皇甫谧,揭开子午流注神奇门,针灸甲乙经为传统医魂。
温䃼学派张景岳,苦研经典三十年,各科归类,条理井然,景岳全书,人称仲景之后千古一人。
妇科名家付青主,江湖奇人,善于八卦奇门,疑难杂症手到病除。
金元时期四大家,独到之处人人夸,寒凉派刘完素,六气皆能化火论。攻邪派张丛正,弘扬百病毒为源,独立汗吐下法。李中垣脾胃论,益气升阳降虚火,补中土。
朱丹溪,四十开外来学医,访拜名师罗知悌。相火论著重养阴,一代宗师远近驰名。
李时珍,本草纲目汇集世上草木之精华。
叶天士,温病四大家之首,人称天医星,
说钱乙,专研儿科四十年,名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歌,一把黄土救王子。
唐容川血证论,营卫气血最分明。张锡纯,融汇中西与时俱进。王孟英,自学成才平霍乱。孟河派丁甘仁,桃战洋医高科技。用经方破常规,为国争光扬眉吐气。
上世纪初,施萧孔汪四大名医,用药如用兵,四两拔千斤,相继悬壶威震京城,
古往今来我国中医名家巨著无数,神奇的医药故事不胜枚举。
我们伟大的祖国光荣的党,光芒四射照九州,传统医药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凝聚着中华民族魂,大树身后成长着一片森林。大森林中有着一种善良的爱民如子心,由如神仙下凡救苍生,甘将热血为人民,高风亮节不求名,疫情蔓延,勇挑重担,瘟神大闹,满怀精忠报国赤子之心,心清如明月,高洁似白云,一身正气尽天职,两袖清风不染尘,民间中医就像一团不息的火,光焰照后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万岁!
灵丹普济传子孙,妙药广治世上人。
望闻问切显圣手,阴阳辩证论五行。
表里寒热有虚实,深察脏腑精气神。
用药好比用神兵,药到病除方为精。
轻病重症观气色,百病心生毒为源。
七情六欲主神志,病从气来更无情。
医者仁心人人敬,心存鬼邪药不灵。
但愿健康莫生病,那怕药房满灰尘。
北京李汉辉中医药医学研究院
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