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类疾病,却反复发作、难治难控,成为很多患者面临的困境。很多癫痫患者四处求医问药,却疗效甚微。他们不仅饱受身体的折磨,心理也收到了巨大的创伤。羞耻、抑郁、恐惧……成为癫痫患者的常见心理。在社会上,不了解癫痫的普通人,也对他们充满了歧视与偏见。
实际上,癫痫不是民间认为的“中邪”、癔症、“疯病”,也并不会传染。这只是一种由于脑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反复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根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大约有5000万名癫痫患者,其中近1/5在中国,每年新增的癫痫患者人数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常见病。
“失神”、失色的癫痫人生,幸遇良医重焕光彩
很多人认为,得了癫痫意味着前途惨淡。其实,得了癫痫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人生希望。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患有癫痫,如天才画家梵高,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凯撒大帝,物理学之父牛顿等。虽然饱受癫痫的折磨,他们依旧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今年30岁的小小顾9(化名),确诊癫痫已经有十几年了。癫痫这个疾病,让他的整个青年时期黯淡无色,癫痫发作时,不仅失去神志,还会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倒地不起……小顾从来没有放弃过治疗,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吃过许多药,也试图去做手术,但是很遗憾,即便是做过一次癫痫病灶的切除手术,癫痫病情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小顾得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有癫痫患者接受了一种先进的疗法——脑起搏器的救治,术后甚至没有发作过。小顾闻名而来,在神经外科张凯教授及其团队的精心诊断后,小顾毅然接受了脑起搏器手术。术后至今快三年了,癫痫控制的很好,至今没有发作过。

脑起搏器,让难治性癫痫不再可怕
张凯教授表示,如果没有早诊早治,反复或者长时间的癫痫发作会带来一些脑损伤,甚至对其他健康的损害都有可能。癫痫并非无法可医。癫痫患者如果服用药物收效甚微,可以尝试微创、可逆、可调的脑起搏器手术,能够有效减轻癫痫发作,同时有效缓解药物引起的并发症,从而明显改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起搏器,从医学上来讲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术”,英语名字是: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 “DBS”。脑起搏器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内特定神经核团(位于双侧大脑深部一些功能相似的神经细胞聚集体)的位置植入电极,通过电刺激抑制或兴奋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控制癫痫的症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1987年,法国医生Benabid携手美敦力共同研发并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截止目前,美敦力脑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已超过30年,造福全球 17.5万患者。该疗法在国内发展20余年,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药物难治性癫痫等多种疾病。
癫痫同样作为脑功能性疾病,是由于大脑的异常放电导致,因此科学家尝试使用微弱电脉冲刺激大脑相关靶点,从而影响相应的神经环路,发现可以很好地控制癫痫症状发作。

(脑起搏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携手先进疗法,天坛医院癫痫诊疗中心造福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已成立近 20 年,是国内最大的癫痫中心之一。由癫痫内科、癫痫外科、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神经病理和神经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紧密合作,实现了针对每一位癫痫患者的个体化术前评估、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术后康复的完整诊疗过程。癫痫中心临床实力雄厚,每年癫痫门诊量约30000例,住院量超过2000例,完成术前评估超过1000例,每年完成癫痫手术约800例次。2019年入选“中国抗癫痫协会全国首批综合癫痫中心”,2021年在中国抗癫痫协会主办的全国癫痫中心首届病例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在全国癫痫外科手术病例展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癫痫中心科研实力雄厚,依托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中心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承担包括多项“科技部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以及省部级课题,在国际上高水平学术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s”、“Brain”、“PNAS”、“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logy”、“Epilepsia”发表多篇论著,主要负责人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医学奖一等奖”等奖励。
专家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凯 癫痫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周四上午(特需门诊多学科会诊)

主要社会任职
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
4.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 中国抗癫痫协会立体脑电图与脑定位专业委员会委员
6. 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