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国民要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健康中国行动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了15个重大专项行动和系列健康指标。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是一个重要的行动。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哮喘、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又开始扎堆儿。11月21日,由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河北指导中心、衡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河北省胸科医院、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具管理中心、衡水市药具管理站、枣强县卫生健康局、河北青年报社、枣强县融媒体中心、张秀屯镇人民政府协办的燕赵健康大讲堂以“顺畅呼吸,健康过冬”为主题,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问题和常见误区进行权威讲解。同时,相关科室专家也针对冬天常见疾病进行了义诊。

燕赵健康大讲堂走进衡水市枣强县
——走进现场——
多措并举健康知识“飞”到家
此次活动来到了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枣强县。当天正赶上张秀屯镇大集,上午九点半,活动在初冬的暖阳中“赶集”送健康。虽然天气十分寒冷,但是老乡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活动当天现场人数达到180人次。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河北指导中心书记周瑞争,河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杨永辉,衡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林英,枣强县政府副县长王静,枣强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吴国荣,张秀屯镇党委书记张勇,张秀屯镇镇长李世锋出席了本次活动。
王静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枣强在健康扶贫方面多措并举,百姓受益良多。目前枣强县正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将健康融入政策,与人民共建共享。
周瑞争表示,希望通过燕赵健康大讲堂活动,让健康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实现健康中国共同努力。

燕赵健康大讲堂走进衡水市枣强县
温暖人心初冬义诊送好礼
冬季天气寒冷,是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老慢支”)、哮喘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据了解,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6%,总患病人数近1亿。这类疾病患者冬季容易反复发作,造成咳、痰、喘甚至呼吸困难。活动中,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三科主任王亮为大家进行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科普知识讲座,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老乡们对于如何更好地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怎样科学处理哮喘、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

燕赵健康大讲堂走进衡水市枣强县
讲座结束后,来自河北省胸科医院、枣强县中医院呼吸科、神经内科、骨科、中医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还为广大群众进行了现场义诊,随后还免费为大家做了血压、血糖、心电图、肺功能、直肠癌筛查等检查。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具管理中心和衡水市药具管理站的专家还为大家发放了计生健康用品。

燕赵健康大讲堂走进衡水市枣强县
——科普时间——
从咳、痰、喘中找出疾病端倪
咳嗽
咳嗽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但咳嗽又分很多情况,我们要了解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咳嗽,是否严重,才能对症治疗。一般来说,常见的引起咳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感冒之后的感染;抽烟;食物(比如海鲜等)引起;气温升降;冬季室内抽烟、农村家中生炉子导致空气污染不流通;气管炎诱发的咳嗽;冬天打鼾加重加上气温低,空气湿度下降,咽部黏膜容易受损,导致咳嗽加重;胃食管反流,老年人容易胃酸过多,在睡觉的时候大量胃酸从食道流入咽部,引起咳嗽;鼻炎、鼻窦炎患者,鼻腔脓性分泌物一部分向后流,一部分流向咽部,对咽部形成刺激引起咳嗽。
咳痰
痰的颜色可以暗示我们肺部的健康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痰的颜色了解疾病。
白痰:多见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黄脓痰:要警惕支气管扩张、呼吸道化脓感染。
粉色痰:肺水肿的特征。
黑色痰:有可能是肺部吸进去的粉尘、颗粒并伴有呼吸道炎症,多见煤尘肺和各种矽肺。
气短
气短分为生理性气短和病理性气短。生理性气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伴随的心肺功能下降,这种情况的气短如果评估后跟年龄匹配则不用担心。病理性气短多伴随着疾病的发生,例如年轻时抽烟,导致60岁后“老慢支”的发生。
阻塞性睡眠呼吸系统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发生于肥胖打呼噜的人,这类人如果出现心脏问题时一定要小心,呼吸暂停一分钟会使血氧直接下降,使本来就供血、供氧不足的心脏受到毁灭性打击。
对于咳嗽,这些误区要知道
误区1:咳嗽就是病
其实,绝大部分的咳嗽都是人体正常的反射活动,咳嗽和疾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当我们的气管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者身体内部分泌物的影响,都可能引发咳嗽。轻微的、偶发的、伴有外界环境刺激的咳嗽,基本上不是疾病。
误区2:咳嗽越重病越重
很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只会造成轻微的、连续性的咳嗽。但这种咳嗽所反映出的健康问题,往往比那些剧烈的咳嗽更为严重。所以,轻微的、连续性的咳嗽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也更要注意呼吸道保健。
误区3:咳嗽不用治
大部分的咳嗽,都是感冒、流感、伤风等季节性疾病的伴生症状,所以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感冒好了咳嗽就好了。其实,正是因为大部分的感冒、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所以更应该有效保护我们的呼吸道,尽量避免被感冒传染。
误区4:吃点消炎药,咳嗽很快就会好
很多人,一旦咳嗽的重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抗生素“招呼”。甚至很多家长,在没有化验血常规的时候就给孩子吃抗生素。消炎药确实能够很快发挥药效,但它会对我们的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其实很多咳嗽,根本不用抗生素来治疗,用一些止咳类的中成药物,一样能够有效镇咳。中成药虽然药效相对较慢,但它对人体免疫力没有不良影响,所以对于发育期的儿童来说,更是安全之选。
提醒:多练呼吸操,科学配戴口罩
王亮提醒,出现长期咳嗽、痰中带血丝、咳嗽不严重但是发烧等情况要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另外,不要一咳嗽就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则会产生耐药性。日常生活中,预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打疫苗。儿童、老年人要及时打流感、肺炎疫苗。
2.戒烟。戒烟对预防冬季呼吸道疾病十分关键,如果无法一下子戒断可以慢慢减少抽烟的量,或者辅助服用戒烟药。
3.呼吸操。推荐两种呼吸方法:一是缩唇呼吸。用吹口哨的口型呼气,呼气要慢,一分钟7~8次,这样能把肺部的气“吹”出来,是锻炼肺部的方式。二是腹式呼吸。鼻子用力吸气,呼气的时候慢慢用腹部呼出。可以锻炼腹肌,每天做2~3次,每次半小时。对减轻气短十分有效。
4.戴口罩。心肺功能比较好的人建议戴N95口罩,N95口罩对PM2.5的过滤可以达到95%。不过,肺脏不好、冠心病的患者不能选择佩戴,因为N95口罩较厚,能吸进去的气体量很少,建议戴棉质口罩和带有炭过滤的透气性好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