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孕育新生命·守护心健康百县公益巡讲及义诊活动走进新乐。河北生殖妇产医院医疗团队在新乐市开展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以及遗传医学科、产科、妇科等健康义诊,切实让基层百姓享受到活动带来的健康福利。
据了解,这是孕育新生命·守护心健康百县公益巡讲及义诊活动自2024年8月24日启动后,来到的第13站,主要针对胎儿、小儿先心病进行公益筛查,围绕生殖健康、优生优育进行健康义诊,旨在预防出生缺陷,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除新乐市外,多名来自行唐县的患者及家人也来到新乐,希望通过筛查、咨询,重获“心”声,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据悉,本次义诊筛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转诊至河北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筛查培训基地(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明确诊断和评估,每例将给予免除专家会诊咨询费1040元(由宝护计划支持)。
22日一早,来自新乐市的孕妈李女士就来到了义诊现场,她在当地产检时被查出胎儿心脏右锁骨下动脉迷走。“我们特别焦虑,害怕对宝宝气管有影响,不知道该咋办。”李女士告诉记者,得知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董凤群教授要来义诊,她赶紧报了名。“这是一种先天血管变异,不属于先心病,一般不影响胎儿发育,有些人可能终生没有症状,有些人即使有症状也是轻微的症状,非常容易治愈,不用太紧张。”董教授通过超声筛查,详细地跟李女士做了讲解。李女士这才放下了心中的石头,拉着董教授连声道谢。因宝宝发育比实际孕周小,李女士在义诊现场又找到河北生殖妇产医院产科张平主任问诊。张平主任详细查看了B超结果,又询问了李女士的饮食习惯,告诉李女士宝宝发育只有一周左右的差距,还不算发育迟缓,调整一下饮食后两周后复查就行,并仔细的告诉李女士日常怎么吃。就这样,李女士的孕期困惑得到了一站式解决。
产前就找董教授做过胎心筛查的王女士,因孩子出生后检查卵圆孔未闭合,也专程来到义诊现场,找到董教授进行复查。“孩子刚出生之后出现卵圆孔未闭,属于正常的症状。随着孩子身体的逐渐发育,卵圆孔会逐渐闭合。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出生之后三个月,卵圆孔会逐渐闭合,一岁之前基本可以彻底闭合。到时候再复查一下就可以。”听完董教授的回答,王女士满脸的担忧化作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与此同时,隔壁的巡讲会场也座无虚席。来自新乐市、行唐县的医疗工作者们早早抵达,满怀热忱地期待着这场难得的知识盛宴。河北生殖妇产医院的专家们倾囊相授,干货满满。新乐市卫健局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副局长王立堂表示,“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守护民众健康的前沿阵地,在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时,遭遇了诸多难题,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极为迫切。这次巡讲,众多专家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后续工作的开展将有更明确的方向,也更有底气。”
据悉,本次活动由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新乐市卫生健康局、行唐县卫生健康局联合协办,河北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筛查基地(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承办。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已覆盖全省19个县域,参训医疗机构累计421家,接待义诊患者近400人。
活动不仅有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河北生殖妇产医院等医疗机构组成的专家团队带去高水准的技术指导和义诊服务,还得到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深圳迈瑞医疗、宝护优生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多方的支持与帮助。
石家庄市卫健委妇幼健康科科长查玉龙表示,本次活动是《健康中国·河北行动》向基层深入推进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要完善我省优生优育防治网络体系,实现省市级-县乡级的全覆盖。这一行动充分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优生优育、提升出生人口素质的方针政策,让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福利,真正达成“怀得上、保得住、生得好”的目标 。